为进一步持续提升法官审判实务技能和法律英语水平,5月31日上午,海口海事法院举办第四期海事法律英语讲坛,特邀厦门海事法院审监庭副庭长、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国际税法与比较税制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CMI(国际海事委员会) 和ICCA(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中国法官代表团成员陈延忠法官主讲《涉外海事审判中的国际法思维和精品思维》。讲坛由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钟爱萍主持,并邀请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审判人员共同参加。
“在一起重大案件开庭当日,某国大使馆提出外交照会,并派外交官到法庭,申请旁听,如何处理?某公司无法出具符合中国法要求的公证认证材料,是否可以从宽处理?利用电子手段远程对外国当事人或证人或律师进行调查,有何利弊?”陈延忠法官结合自身办案经历和经验,以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司法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方面的作用和“一带一路”争端解决及相关问题为背景,从Compliance(遵循国际法规则进行司法活动)、Clarification(通过司法活动澄清国际法规则)、Cooperation(强化国际司法合作)、Codification(丰富国际司法实践)四个角度深入介绍了涉外海事审判中对国际条约及惯例的把握和运用,以及如何以国际化的思维方式应对新问题等。
陈延忠副庭长还以美国纽约南区法院等英美法系国家判例为切入点,从案件的管辖、审理及执行等方面阐述了深入实施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现实重要性。此外,陈庭长从厦门海事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入手,详细介绍了该院在涉外海事案件审判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期间,大家围绕翻译英美国家法院裁判文书和案例、观摩国外庭庭审等方面就如何强化法律英语的专业性表达,提升法律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坛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匪浅,认为此次培训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视野宽阔,实践性、指导性和可学性强,是一场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讲座。